黑白体育直播 请输入您要搜索的专题...

蒙古西征时期,蒙古骑兵经常能够轻易击败欧洲的重甲骑兵

在古代欧洲的历史上,曾多次遭到游牧民族的入侵,在面对游牧民族的军队之时,欧洲的军队总是败多胜少。从古代的匈人到后来的蒙古人和突厥人,都曾将战火烧向欧洲的土地,给欧洲人留下了恐怖的回忆。

古代游牧民族的军队

提起古代欧洲的军队,很多人都会联想到那些身披重甲的骑士,但是在古代的欧洲,重甲骑士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因为只有贵族和有钱的骑士才能购置昂贵的重甲,普通士兵是没这种待遇的。

而在蒙古西征时期,蒙古骑兵经常能够轻易击败欧洲的重甲骑兵,除了蒙古人也拥有数量众多的重骑兵以及经常运用出色的战术之外,他们还拥有许多可以和欧洲重骑兵进行正面对抗的武器。

既然是提出和欧洲重甲骑士进行对面对抗,那就不用谈什么用轻骑兵消耗重骑兵体力了,如果重甲骑士没有力气,基本上就是任人宰割了,这算不上正面对抗。

比如说上图照片中这位骑兵拿着的武器,就是能正面对抗欧洲重骑兵的利器。中国古代的史书上,这种武器被称呼为“骨朵”,在唐朝时期,这种武器经常装备给唐朝士兵,但是到了宋朝时期,骨朵便在实战中比较少见了,开始变成了惩罚犯人的“刑杖”。

在蒙古西征时期,蒙古骑兵使用的骨朵大显神威,因此在后来的绘画和史书记载中,使用骨朵的士兵大多都是蒙古等游牧民族。

蒙古骑兵装备的“骨朵”

骨朵算得上是比较好用的“破甲”武器,但是并不是真正的可以击穿重甲骑士的铠甲,而是通过强大的撞击力来让身披铠甲的重甲骑士失去战斗力。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位游牧民族的骑兵在快速冲锋时用骨朵击中重甲骑士的头部,能够产生多大的杀伤力?

有长、短枪,刀版如凿,故着物不滑,可穿重札。——《黑鞑事略》

上面这段文字,则是南宋史学家彭大雅在自己的著作《黑鞑事略》中的记述,通过这条记述我们可以得知,当年的蒙古骑兵曾装备过可以刺穿铠甲的骑兵枪,在和欧洲重甲骑士进行正面对抗时,骑兵枪也有一定的效果。

手持长枪的蒙古战士

不过用骑兵枪刺穿重甲骑兵的铠甲,则需要丰富的战斗经验和力气,久经沙场的老兵才能熟练使用这种武器,才能发挥出这种武器的最大威力。不过据说后来蒙古骑兵还装备了一种带倒钩的长枪,这种长枪可以将重甲骑兵从战马上拉下来,类似于古代中国的钩镰枪。

除此之外,游牧民族的军队还发明了一种更简单实用的武器,这便是游牧民在放牧时经常使用的套索,套索原本是牧民为了套牲畜用的,但是在和重甲骑兵进行对抗的时候,套索的威力也不容小视。

最早对欧洲重骑兵使用套索的,据说是古代的匈人骑兵,在匈人和欧洲士兵作战时,他们常常用套索将欧洲骑兵拖拽下马,这种廉价的武器则让古代欧洲骑兵苦不堪言。套索是游牧民族放牧和打仗时比较常见的物品,其实就是是连接着圈套的绳子,有的套索还会外挂一些金属钩。

而在蒙古西征时期,大部分蒙古骑兵都会携带着套索,当和欧洲重装骑兵进行对抗的时候,他们能够用套索轻易将欧洲骑兵拖拽下马。据说大名鼎鼎的波兰翼骑兵之所以会在背后佩戴翅膀,就是为了防范鞑靼人经常使用的套索。

参考资料:《黑鞑事略》《金帐汗国兴衰史》

相关集锦

相关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