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去非洲马塞马拉草原上看动物大迁徙,辗转了好几个酒店,每个酒店也会派不同的向导来陪同。因为是在12月初这样的游客极为稀少的季节,向导开的越野车里面全程只有我一个游客,因而可以非常近距离的看到他们有趣的工作方式。这样难得的机遇,让我看到了马赛人的强大。
马塞马拉草原上的向导都是从当地的居民中筛选的,有一些是非常了解现代社会运作规则的马赛人,另一些是被同化更多的本地人。马赛人单从外表来看,是很容易辨识出来,脸型更加的有骨骼感,行动上挥洒着各种不经意,甚至有一些满不在乎,有点北京人的浑不吝的样子,但这种满不在乎的样子恰到好处的呈现了他们对草原一切的自信。刚下飞机,第一个来接我的马赛人就给我很多很多的惊喜。
我在路上迫不及待的问我的马赛向导,能看到什么动物,他一开口竟然是满满的哲理:“每一天都是礼物,让我们看看大自然母亲为我们准备了什么礼物,无论看到什么,都是令人高兴的自然的赠予啊。”我猴急猴急的心情突然之间就随着他的漫不经心,放下了很多,开始跟他一起学习,如何享受当下的时光,如何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我被马塞马拉草原的美丽所震撼,但马赛向导很快让我开始惊叹于人类本身的强悍。马塞马拉草原上的各种动物不计其数,尤其是铺天盖地的Wildbeast,恨不的像是甩出去的墨点,铺满了天地之间。我的马赛向导,大约是觉得这些遍布草原的动物实在稀松平常,就把车停下来,不断向天边看去。然后,他指着远处几乎是天地接壤的地方,说,看,那里有一只犀牛。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天际之处,他指的方向,有无数个密密麻麻的黑点,每一个黑点,说是蝇头小楷都有点大,我连尝试的愿望都没有,就直接跟他说,没有成百也有成千个黑点,怎么可能看见犀牛。他笑了笑,从座位底下翻出来一个高倍望远镜,之后对着那个方向调了半天,把望远镜递给我,我真的从镜头里看到了犀牛,但是因为实在太远,手稍微晃动一下,镜头里的犀牛就不知跑到那里去了。我把望远镜拿低了一点,用裸眼再向天际望去,本来希望能够找到大致方向,但是看到密密麻麻的一排排一片片的黑点,就像是杰克逊波洛克的那洒满画布的点和线,我再一次放弃的尝试的愿望。
他还是那样一脸的不经意的笑容,就开始带着我去追那个天天边的小黑点,因为草原上规定只能走大路,不能直线追踪,差不多在半个小时之后,我们终于在一个非常近的距离看到了那个镜头里犀牛。我实在忍不住心中的好奇,就开始不断追问我的向导,天边的黑点真的是不计其数,你怎么可能在这么多黑点中看得出来哪个是犀牛呢?他看到我一脸的茫然,也觉得非常好笑,就跟我说,你看犀牛的背部和其他的动物是不一样的,它的背上是有一点点拱起来的,所以,你在很远的地方看的话,虽然大家都是小黑点,但是犀牛的黑点上有一个小小的尖,末了,他还加了一句,非常明显的一个尖。。。我听到他在强调非常明显的时候,差点吐血。
整个行程的高光时刻是我们偶遇的一只雌性鸵鸟,它长得并不起眼,就在大路的边上不远,一个人踽踽独行,悠哉悠哉,仿佛像是饭后在散步,我的向导看到这个不起眼的鸵鸟之后,突然若有所思的把车停在它步行前方的必经之路上,之后就起身,站在车座上,向远处眺望了一阵,然后,把车往前开了一小段,停了下来,拿出水和零食,说,我们就在这里等一会吧,我不明所以,但是看着他满脸的自信,但觉得事出必有因,没有多问,就静静地和他坐在车座上,开始跟他一起享用零食。没过多久,就看见远处有一只猴急猴急的公鸵鸟,踢腾着一路的灰尘,忙不迭地奔着这个母鸵鸟驭尘而来,只见公鸵鸟飞奔到母鸵鸟一米多点的距离处,扑通一下,双膝跪地,撑着脖子扇着翅膀就开始扭动起来,支棱着的脖子带动着全身,在空中不断扭着8字,它真是用力过猛的样子,我就在他们旁边,耳边不断传来呼呼的声音,那是鸵鸟的翅膀扇动过猛带出来的低沉厚重的风声,这样的声音成了眼前香艳的求偶画面的绝配。谁知这个母鸵鸟并不领情,冷冷的看了几分钟之后,就无情的扭头,加快了散步的脚步,绝尘而去。剩下公鸵鸟一个人,无趣又略尴尬的站了起来,并不强追,而是默默的走开了。这一幕来的太突然,也实在太过精彩,我从头到尾都在诧异和惊喜之中,直到公鸵鸟讪讪离去,我才回过神来。
我突然意识到,这场精彩的求偶就在我们眼前发生,向导是专门停在鸵鸟前行方向有些距离的地方,那个母鸵鸟慢慢前行,差不多走到离我们的车十米的时候,公鸵鸟刚刚追上来,如果不是我们提前就停在这里,车子发动的声音很有可能打断这场精彩的求偶。我实在是有太多的疑问,就开始不断不断提出各种为什么,马赛向导一一回答我的疑惑之后,我差不多明白了,他在开车的路上,看到一只公鸵鸟,这个公鸵鸟身上的颜色显示出来,他已经在发情期,等过了好一会,他开车看到这个母鸵鸟的时候,就把身子探出车外,检查了一下公鸵鸟所在的方位。基本确定,公鸵鸟能够看到母鸵鸟,并且判断了鸵鸟跑来的方向和速度,之后就把车停到最合适的地方,然后以逸待劳。所有的这一切,就是他本能的一瞬间的判断,让我真是震惊之极,不愧是从狮子嘴里夺食的强悍又充满智慧的民族。
后来的几天,由于换了一个酒店,我的向导也换成了非马赛的本地人,新的向导非常敬业,一直都在拿着一个对讲机,不停的和其他车的向导不断的沟通和交流信息,车里对讲机的嘈杂不断,向导的主要动作就是漫无目的的开着车闲逛,之后不断的拿着对讲机跟其他司机沟通,然后,听到有什么消息之后,就飞快的驱车前往。但由于路途较远,而捕猎通常都是一瞬间就发生的事情,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我看到的都是刚刚事发完毕的现场,要么就是猎豹已经躲在自己窝里,而旁边还有一些残留的动物肢体,要么就是一圈肚皮滚圆的秃鹫,呆若木鸡的站成一圈,一看就是饱餐完后,连动的力气都没有了,虽然众人合力收集信息,我还是看到了很多好玩的动物,但是总觉得完全缺乏了大自然的精髓。
几年之后,我的合伙人在半年的时间内,深刻分析了他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一笔投资,也是目前为止,最为成功的一笔投资。我也有幸在他投资早期刚刚开始的时候,近距离的观察到他是如何做到坚定的ALL IN一只在十个月的时间涨了十倍的股票。后来我们一起复盘的时候,瞬间顿悟,世间最重要的大的道理都是很简单的,而且,很多都是相通的。他投资这个股票的过程,像极了在鸵鸟边上静静守候,等待起舞的马赛人。
在投资的初始阶段,我的合伙人观测到在海外成功企业的带动之下,一个全新的行业在海外已经从试错及试探的过程走向成熟,于是他就从宏观和中观的层面,从整体行业走势,到内需外需拉动,最重要的是,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进行了一系列的判断,得出一个重要结论,那就是,这个行业在最近、在国内、一定会有一个未来的领军企业冒出。这像极了那个马赛人看到雄鸵鸟之后,判断出来它已经在发情期,如果机缘巧合,大概率可以看到一场好戏。
接下来,他走访了国内的好几个潜在的有可能冒头的领军企业,判断谁才是那个会被追捧的雌鸵鸟。他从整体行业的技术走向,到对标企业的核心技术和模式对比,不断的找相关的人员进行非常细致的交流,除了高层访谈之外,他甚至会倾听中低层人员的吐槽,同时用自己过往在企业工作的经验来判断,因为他深知中低层的吐槽声音永远都在,他会仔细筛选这些吐槽反映出来的究竟是致命的管理技术问题,还是企业快速发展中难免的试错和摸索,他甚至会专门买这个企业的产品,之后悄悄藏在销售群里刺探销售情报,最终锁定了心目中的雌鸵鸟。
剩下来的事情,就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过程,他要不断看到市场的走向,来验证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就好像是在看,雄鸵鸟有没有按照预期假设,朝着雌鸵鸟驭尘狂奔而来。这个时候,主要做的事情,就是甄别市场上不断传出的各种真真假假的消息,以及市场最终的反应。他会详细判断每一次企业自身的变动,带来的市场反应。甚至在某天由于市场的外部环境导致的利好突然转利空的时候,他都在认真分析,这次的利空转向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当确定和企业自身无关且市场归因已明确之后,他果断在大势起来之前再次加仓。这个阶段就像是不断判断雄鸵鸟追来的路径是否和预期吻合。当确定雄鸵鸟大概率的方向之后,他所做的就是果断的All IN。
到市场真正开始暴涨的时候,也就是雄鸵鸟真正开始起舞的时候,他已经悠悠闲闲的每天花好几个小时健身,然后等着笑醒了。看似非常轻闲的状态,但是只有他才能真正了解,当所有大的投行和投资机构出于各种原因开始抛售的时候,他需要顶住多大的压力,才能坚守信心,不断加仓;当一晚上的涨幅就是初始投资的两倍之巨时,需要多大的定力才能坚守阵地,而不是获小利而悻悻离去。正是亲历了这样的起起伏伏,才能在最后美艳绝伦的求偶之舞中,品尝到额外的甘美和对生命的大爱。
顺便说一句,我做研究出身,有一天,我们闲聊的时候,我揶揄他已经成为这支股票的地表最强懂王,然后跟他说,我在那么多企业写了那么多研究报告,也带着团队做了很多研究项目,我非常确定,不会有任何一个拿薪水的研究员会向他那样投入那么多精力,从宏观、到中观、到微观,从外部市场到企业管理到行业前景,到国家政策,以及金融市场的投资人的思路等全方面综合来判断一件事情。说完这些,我突然意识到,我虽然对他做的各种调研的细节并不是很了解,但是我深深知道市面上的各种研究报告是如何做出来的,虽然他的判断我并不全懂,但是他这次研究的质量,是我完全可以判断的,如果市面上最好的研判报告能打100分的话,他的研究玩完应该打200分,而且,整体从逻辑到细节到思维方式都无懈可击。跟他聊完之后,我就把我能凑出来的钱全部all in了这个股票。回头看来,十个月内,他拿到了十倍的收益,我拿到了两倍的收益。而这个差异,就是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的差异。很多时候,最优秀的人,比你多做的事一倍的努力,但是顶尖高手一倍的努力,带来的收益的十倍的差异。
做事的方法决定了做事的效果。当我们做了足够多的功课和判断之后,偶尔翻看股票APP里面的个股评论和留言的时候,感觉像极了那些不停的交换零碎信息的向导,最后的结果,就是虽然每件事情他们都知道,而且,花费的时间并不比我的合伙人少,很可能还是在长期的碎片化信息的折磨中,由于没有底层的思考逻辑搭建,而愈来愈迷茫,甚至越来越迷信。
反观我的合伙人的做法,他做的功课其实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搭建自己的底层思考方式和分析逻辑,而且,他在每个面上的分析都非常的细致,但是最重要的是,他会用不同体系的逻辑拼出他的模型,比如,除了在产业本身的发展比较之外,他会从金融角度,投资人角度重新梳理一套逻辑,之后补充在产业思考之上,后续他又开始不断从管理层面和政策层面不断完善这个分析框架,从平面到立体,当这个思维模型搭建好之后,后续就变成了一个小心假设大胆求证的过程,市场一旦有新的消息涌入,符合逻辑的消息自然可以看到预期的结果,大部分的信息因此都不会成为干扰信息,反而让逻辑更加的清晰,结论也更加贴近现实,
所有的这些,其实在查理芒格和巴菲特的各种书里面,都写过,查理芒格说过,投资人需要有多个系统的思维,如果能把两个以上的系统综合起来分析一个问题,就会得出可靠的多的结论,但知易行难,只有在自己慢慢摸索一遍之后,看着这些逻辑推理搭建好了之后,接下来的事情宛如中国卷轴山水画一般,随着时间开始慢慢展开,那一刻,才能真正领悟到时间的朋友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