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体育直播 请输入您要搜索的专题...

马竞最惨烈的比赛方式来消耗利物浦

马竞在西蒙尼指挥下,悲壮而轰烈地攻陷安菲尔德球场,已经过去了整整10天。欧洲联赛也彻底停摆。

这场比赛从战术角度看,意义不可谓不大。整支马竞在安菲尔德面对克洛普和麾下弟子潮水一般的进攻,隐忍了整整90分钟,西蒙尼依靠换上皇马前任太子爷马科斯·略伦特的,兼加时赛的搏杀,换来了两个客场进球,以及欧冠停摆之前的晋级。

此役最大焦点在于:当下状态不稳定的利物浦能否从战术执行到比赛场面,真正击败西蒙尼赖以看家的4-4-2防守。从战术针对性看,祭出张伯伦在马竞左肋频频施压,专打12号洛迪和18号菲利佩的连接部,这一进攻尝试是克洛普战术上最成功之处,并在上半场就由张伯伦助攻维纳尔杜姆取得进球,将总比分扳平。

这一战术部署,有两个前提条件。

第一,10号科雷亚的灵活跑位,频频前压,代价是5号托马斯、6号科克在前卫线压力重重。为了兼顾中路回撤的菲尔米诺,以及边路频频突破的萨拉赫,就算加上萨乌尔,局部区域也很难和洛迪、菲利佩形成有效的逼抢配合,这是防守方面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负效应。为此西蒙尼上下半场各进行了一次站位调整,这个后面会说到。

第二,马竞本赛季的守转攻效率实在“感人肺腑的低”。我看马竞9场联赛4场欧冠,他们在凭借防守拿到球权之后的4-5秒内,可以顺利保有球权并切换到推进模式而不是反击模式的次数只有可怜的……121次,也就是每场比赛平均不到10次。尤其以上半场22-24分钟的攻防态势最为明显,持球之后的马竞想通过直传进入守转攻,却屡屡被利物浦在无压力的情况下拿到球权。

至于料不到“门神”奥布拉克全场12次神扑,这个实属没办法,和料不到阿德里安关键时刻会掉链子是一样的情况。阿德里安的履历和出赛经验,并不足以保证他在豪门关键战当中承受超出一般规格的压力,所以他出现低级失误,除了自己要背锅,后卫线也要负一定责任。

马竞用了最惨烈的比赛方式来消耗利物浦——其实西蒙尼和麾下弟子都知道,倘若在客场放胆和利物浦对攻,主队的高位逼抢和三叉戟反击,能让任何一个对手生不如死。特别是本赛季马竞守转攻极为不畅的态势下,主场1:0小胜只是有主动权,又不能保证客场成功晋级,就只有消耗这一条路,即便是杀敌一千自伤八百。

这一应对不是豪赌,有充分依据的选择。形势很清晰,第一次来到安菲尔德作赛的西蒙尼只需要一场平局,如果再有一个客场进球,战术选择面就更广阔。马竞最擅长整体防守,所以不需要在这个节骨眼上对守转攻的效率进行强化。120分钟下来,客队所有的努力,都只冲着两个关键词:

防守、打成功率。

所以上半场6号科克从右前卫回到中路,和5号托马斯形成双后腰,8号萨乌尔则在左边路驰援12号洛迪,必要时回到中路堆防守人头。当确定擅长远射的亨德森不敢过分通过本方三十米区域,下半场科克又出现左前卫,萨乌尔则回到中路。这一系列战术微调牺牲了队员的进攻才华,以防守的厚度、机动性、稳定性和韧性代之。而7号菲利克斯尽管体能极度透支,也没有在客队获得第一个进球之前就被换下——西蒙尼的小算盘实在很精细。每一次部署都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利物浦4-3-3

门将:13号阿德里安

后卫:66号阿诺德、12号戈麦斯、4号范戴克、26号罗伯逊

前卫:14号亨德森、5号维纳尔杜姆、15号张伯伦

前锋:11号萨拉赫、9号菲尔米诺、10号马内

换人:81分钟7号米尔纳替换15号张伯伦,105分钟27号奥里吉替换5号维纳尔杜姆,105分钟3号法比尼奥替换14号亨德森,112分钟18号南野拓实替换9号菲尔米诺。

马竞4-4-2

门将:13号奥布拉克

后卫:23号特里皮尔、15号萨维奇、18号菲利佩、12号洛迪

前卫:10号科雷亚、5号托马斯、8号萨乌尔、6号科克

前锋:7号菲利克斯、19号迭戈·科斯塔

换人:56分钟14号马科斯·略伦特替换19号迭戈·科斯塔,90分钟24号福萨里科替换23号特里皮尔,102分钟9号莫拉塔替换7号菲利克斯,105分钟2号何塞·希门尼斯替换10号科雷亚。

下面是战术解析。

开场8秒,菲利克斯就找到了主队防守的问题。当然这是意料之外,但至少给了客队一个信息,那就是利物浦的三中场防守不是那么牢不可破。马竞本场比赛“寥寥无几的进攻”看上去基本只有右路,一旦回到中路就成了杀手锏。这的确拜阿德里安的失误所赐,但失误之前马竞中路和肋部果断压上反扑的策略,是非常清晰的。

2分58秒开始,马内第一次反抢成功,上半场他做出了三次反抢,我都有截图,这确保了利物浦二次进攻的流畅性。对红军而言,巨大的主场优势不能转化为更多的进球,注定了这场比赛要成为消耗战。

当利物浦进入守转攻的环节,形成一个恐怖的4-2-4阵容:张伯伦快速压上,支援三前锋,同时带开对手的防守宽度,确保萨拉赫和菲尔米诺之间有球呼应,维纳尔杜姆、亨德森则接应两个边路,确保和后卫线的联系。层次非常分明。

张伯伦这个点,本场比赛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他在菲尔米诺和萨拉赫之间进行纵向穿插,或来到边路确保萨拉赫的内切有人接应,这样的战术安排很灵活,然而一旦他和维纳尔杜姆都压上,亨德森作为单后腰就要扩大防守覆盖面。菲利克斯和科雷亚都先后寻求过突破,只不过甜头几乎没有;本场比赛张伯伦以攻代守又几近完美,防守压力看上去似乎不大。下半场81分钟米尔纳替换张伯伦下场,加时赛马竞在落后局面下突然反扑,消耗很大的前卫线在防守上立刻出现了松动——真正有容错率的防守确实不应该是这样。

菲尔米诺的回撤接球是利物浦三叉戟当中战术价值最高的一环,从上图的处理球就能看出来。当维纳尔杜姆插上,菲尔米诺的持球除了吸引马竞双后腰+菲利克斯回防夹抢,还让整条马竞前卫线要在极端的时间内重组防守站位。本场比赛他的发挥只有一点点不足,那就是和马内的联系太少了。

出于对中路的保护,马竞前卫线防守最好的三人位置收得很紧,不利于保持和两个边路的联系,红军可以轻松地凭借中场退防的速度,构筑逼抢阵型,一下子就没有了特别好的传球线路。这也是本场比赛客队守转攻质量很差的原因之一。

马内第二次反抢,让马竞的守转攻还没展开就流产了。作为本场比赛最勤奋的前场球员,马内得不到太多的团队资源,是颇值得商榷的地方。他看上去有数次很好的机会,例如前二十分钟一次禁区里肉搏式抢点,然后是上半场33分钟禁区弧顶接应后直接远射,接下来是下半场49分钟接张伯伦斜传射门但越位在先,剩下的就是两次倒钩射门。

通观整场比赛,右路和中路进攻先后受阻,马内在左肋几乎一直靠自己奋力跑位和队友形成化学反应。维纳尔杜姆后插上,他要拉扯对手防线;中路回撤不及,他要反抢组织;下半场有很长一段时间,他所在的左路明明防守薄弱,却依然要拉边为队友做球。整个上半场我一直在想,如果给他多分一点团队资源,会不会有更好的变化?

也许科雷亚在这一侧限制了罗伯逊的助攻,也许维纳尔杜姆过分压到锋线,以至于马内很难跑出更好的机会吧……但不试错怎么知道能不能成功呢……

这是奥布拉克第一次神扑,也是本场比赛12次高接抵挡的开始。张伯伦推进到大禁区内打出一脚反弹球的斜射,然后我以为这么大雨,利物浦看到马竞防线这么靠后,一定会多射几脚,结果恰恰相反,皇马前任太子爷上场之后,利物浦在中路和肋部的远射就依然是那么的少。讽刺的是,马竞的防线一直都这么靠后。

从这张截图可以看出,马内一侧只有一个没出现在镜头中的特里皮尔,大部分人的防守重心,还是萨拉赫一侧,此时已有三人集结。即便科雷亚站位时一直盯着马内的位置,他在这一侧的防守贡献也相对更小。

这是利物浦进球之前,马内凭借惊人的运动能力第三次反抢成功——而且是明目张胆的“一抢三”得手,又自己盘带到中路分边,接下来全队的再次进攻终于形成了进球。从这几次反抢和反抢后的发展来看,马内基本都是给右路无私奉献,个人猜测西蒙尼也是基于上半场的判断,在下半场立刻微调了科克和萨乌尔的站位。

这是维纳尔杜姆进球之前,马竞在局部基本失败的防守。张伯伦肋部高速插上的时候,萨乌尔盯人大失误;而张伯伦得球之后,马竞5号托马斯在盯菲尔米诺,中后卫18号菲利佩干脆直接漏人,以至于中路的维纳尔杜姆无人防守,马竞两条防线被利物浦边路一插一跑轻松化解。

从这一进球,到加时赛第93分钟,维纳尔杜姆右侧长驱直入起脚传中,助攻菲尔米诺,都显示出克洛普一定要把马竞左路防守打爆的决心。即便下半场马科斯·略伦特上场,防守上也很难成功覆盖左边路。

下半场53分钟,张伯伦在中路趁着整个马竞前卫线阵脚不稳,获得的第二次远射机会,被奥布拉克神勇地挡出底线;有神一样的队友兜底,可见马竞防守的容错率好到什么程度。此时红军全面占优,进攻组织特别地按部就班。

下半场53分45秒,马内已经第四次反抢成功了。如此大优局面下,马竞没有被打崩盘,说明他们就是要磨。马科斯·略伦特换下迭戈·科斯塔这一信号再也明显不过——

1.西蒙尼要赌一个加时赛。

2.迭戈·科斯塔下场,要有一名b to b的球员顶上,防守能回得来,进攻能上得去,加剧对利物浦中后场的消耗。

这不由不让人联想到利物浦的板凳厚度。

很多比赛当中,主教练换人的意图非常明显,作为对手,克洛普不会不明白,他选择不变应万变也没什么错,加上66分钟罗伯逊头球击中横梁,马竞的防守看上去似乎就差那么一口气,没有理由太过着急。结果就战术执行力比利物浦多出了这么一点点,影响到了加时赛。

加时赛第93分13秒,维纳尔杜姆在马竞的左边路一直突破到大禁区外传球,客队15号萨乌尔始终处在漏人状态,被菲尔米诺抓住了机会连续射门。很多人以为这是杀死整场比赛的进球,包括我当时也这么认为,但随后马竞的反扑让人彻底抹掉了这一印象。

首先是亨德森和队友夹击,没有防下反击中带球突破的略伦特,后者的传球尽管失误被阿诺德断下,但皇马前任太子爷毕竟有体能,一直追到主队三十米区域末端形成压迫,还给后来拿球的菲利克斯带出了一个非常好的接应点。这是利物浦整场比赛防守第一次集体拉胯。

按常理,防守反击一方的体能消耗更大,菲利克斯也本场比赛客队体能第一个见底的球员,以至于利物浦很多队员都忽略了他的跑位,当阿德里安出现失误,而他在红军前卫线和后卫线之间的大空当轻松持球时,引发了利物浦全队上下的恐慌。

客观来说,阿德里安的失误固然要命,但不至于无法挽回,仔细解构这次攻防过程,利物浦回传的边后卫阿诺德不拉边接应阿德里安的传球、中后卫12号戈麦斯无视搭档范戴克的位置、无视略伦特的位置便开始压上,都成为了助推事态恶化的伏笔。

如果菲利克斯体能充沛,戈麦斯压上没问题,当然这样猛扑很容易被过。就是因为菲利克斯体能垂尽,正确的防守应该是戈麦斯和阿诺德盯住略伦特,由范戴克指挥,等待亨德森和菲尔米诺快速回防。客队10号科雷亚已经越位,他断然不敢接球。

戈麦斯和范戴克的配合失误还出现在马竞本场比赛为数不多的顺利守转攻并引入反击的过程中。

如上图所示,亨德森过来盯防莫拉塔之前,已经指挥过范戴克和戈麦斯,两人只顾后退,谁都没注意到略伦特的直线加速突然变成斜线拉开,莫拉塔完成一次加速趟球之后立刻横传,以至于两人都没有防住略伦特随后的接球。至于皇马前任太子开了天眼一般的两脚精准射门,那就是时也命也。

这个丢球之前,利物浦面临客场进球少的劣势,需要再进一球才能晋级,比赛离结束还有长长的16分钟,本不应如此慌乱;偏偏是最不能犯错误的时候,从门将到后卫却接连犯错。利物浦的后卫线在120分钟比赛里只有三次重大失误,第一次是开场8秒放给迭戈·科斯塔跑出身后球空当,第二和第三次就是加时赛的防守判断出错,导致直接丢球。

高手过招,很多时候相差一线。克洛普自身存在的问题,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都有。最大的失误之处是低估了马竞的强韧。本场比赛客队的防守容错率极好,主队在常规时间和加时赛都率先进球没错,但请注意,这两次进球是为数不多的、中路能从容面对球门的良机。马内一侧优势明显却一定要给萨拉赫一侧做嫁衣,是否妥当;加上雨天作战,明明把客队两条线压到禁区内,破密集防守惯用的远射却没有频繁使用,给了客队充分布阵以及跑位防守的机会,这样的安排是否最优解,都值得细细商榷。

没错,克洛普的战术安排就是坚持要把洛迪这一侧打爆,最终达到了目的,两个进球都来源于右路突破后的传中。可是张伯伦下场之后,红军中路向两肋的防守覆盖能力急剧下跌,给予床单军团的压力骤减,客队同样在加时赛用三个进球打爆了红军。究竟是强者胜,还是胜者强——马竞此役的韧性、抗压能力和极限求生方式,不能不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

这也是我为什么过了十天才把赛评完成的原因。

相关集锦

相关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