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耳,西洋巧工所制,以铜为管,节节相续……向空中传语,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相去五六里,声息相闻,此器亦从古所未有。——清·袁枚
清朝虽然闭关锁国,但依然还是有人睁眼看世界的。在18世纪的时候,法国就建设了一种通讯管道,通过话筒接力的方式来传达信息。而这个技术就被清朝的袁枚所知,并记录下来了。而这就是电话的雏形。
但世界上的第一部电话,却出现在英国人贝尔的实验室中。1876年,贝尔将一个金属片连接在了一个电磁开关上,结果发现在线路中出现了变化的电流。
于是,贝尔将线路引到隔壁房间里,也连接上一个金属片,结果在他说话时,两个金属片几乎产生了一样的震动,发出了一样的声音。于是,世界上的第一台电话就这么问世了。
此后,电话又不断发展,到了上世纪70年代时,已经成为一种比较常用的通讯工具了。而到了1973年,世界第一部“大哥大”问世,从此世界迈入了移动通讯时代,发展到现在,基本是人人一部智能手机,把通信、音乐、观影、摄影等等功能都囊括了进去,从功能上而言,是完全能够取代固定电话的位置了。
可出过国的朋友们,或者可能关注西方各地旅游资讯与相关视频资料的朋友,可能还是会经常见到,在西方各发达国家的大街上,依然还是可以看到许多公共电话亭。为何我国几乎已经淘汰的固话,却依然还在发达国家中使用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是得从通讯技术的历史沿革说起。在1875年第一台简易电话出现之前,通信设备其实主要是电报,通过1832年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实现信息的传递。
但电话一直没问世,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电信号与声音无法很好的转化。但贝尔的偶然发现的金属片振动还原声音的现象,让他发明出了第一部电话。从此电话开始了飞速发展。
到了1970年时,就已经出现了之后最为常见的按钮拨号式电话。3年后,大哥大问世,但因为价格昂贵、个头太大而且信号覆盖范围窄而并未普及。经过长时间的改进后,到21世纪初期,西方发达国家就已经基本实现了全国网络覆盖,而此时的手机也进入了2G时代,变得小巧而便宜了。
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在中国的固定电话才越来越少,到现在基本已经很难见到了,因为人人都有智能手机,不仅功能齐全信号稳定,而且相比固定电话还更方便。
从历史更替而言,西方与东方其实时间线差距不大,都出现了大范围的手机替代固话的现象。说完了纵向沿革,接下来再接着说横向对比吧。
对于手机的使用,人们最关心的几点应该就是功能、价格跟适用性了。
从功能上而言中国与西方国家并无差别,这一条基本可以忽略。
从价格上而言,不同于西方品牌如苹果、三星、索尼等固化价格与定位,中国国内市场的手机会根据用户不同的需求和心理价值预期来进行手机价格的精准生产,因此会出现千元机、旗舰机等不同价格区间的手机,并且在定位上还分别特化摄影、游戏、音乐等等功能,进而全方位无死角地填补市场。
也就是说,因为在商业定位上西方不够丰富,因此留给了固话更多的市场,导致西方固话比我国使用的固话相比我们多很多。从这个方面而言,我们显然是进步了,是胜利者。
而从适用性而言,首先,我国一向被称为“基建狂魔”,自然通信设施的基建也未曾落下。到现在为止,我国基本已经实现了3G的全面覆盖,4G网络覆盖范围也十分之大。而西方在通信基建上就不如我国,信号不好用什么手机。
而且因为基建上去了之后,通信消费就成为了极大的市场,压低了通信费用,在世界各国横向比较,我国通信费用可以说是一流的物美价廉。这也就压制了固话市场,事我国固话明显少于西方了。
此外,还有生活方式的不同。就拿美国来说,美国虽然城市化很高,但几乎所有美国人都有“别墅执念”,喜欢住平房独栋,但如果不利用立体空间的话,就只能增大建设面积了。
因此在美国总是可以看到两三层的平房别墅盖到了郊区和乡村,加上通信基建不如我国,在这些地方的移动通信信号是远不如我国的,因此就导致了固话的使用较多。加上以前修建好的城市电话亭有些又被当成了城市景观,自然整体的固话使用率就大于我国了。